关于公开征求《淄博市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意见的公告
  • 公告内容
  • 草案全文
  • 草案解读
  • 背景介绍
  • 公众意见采纳情况反馈
  • 会议审议
  • 决策公开
  • 我要发表意见

为进一步规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征收使用管理,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清理规范城镇供水供电供气供暖行业收费 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意见的通知》(国办函〔2020〕129号)、《山东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有关事项的通知》(鲁财税〔2023〕1号)等文件,市财政局代市政府起草了《淄博市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

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公示期30日,公开征求意见时间为2023年7月10日至8月9日。欢迎任何单位和个人以书信、电子邮件等形式提出意见建议。

联系单位:淄博市财政局

联系人:杨世锋 张源格

通讯地址:淄博市张店区联通路306号

邮政编码:255090

联系电话:3887123

电子邮箱:zbsczjszk@163.com

 

 

 

淄博市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淄博市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的征收、使用与管理,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清理规范城镇供水供电供气供暖行业收费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意见的通知》(国办函〔2020〕129号)、《财政部关于印发〈政府性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综〔2010〕80号)和《山东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有关事项的通知》(鲁财税〔2023〕1号)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是向城镇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项目强制征收的,用于建筑区划红线外城市道路、桥梁、排水、绿化、环卫、教育、供水、供气、供暖等相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政府性基金。

第三条  财政部门是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管理的职能部门。住房城乡建设、水利、城市管理等部门是城市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管理的职能部门。

第二章  征收管理

第四条  凡在淄博市城镇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新建、扩建、改建工程项目的单位和个人,均应当按照规定缴纳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

第五条  建设单位和个人凭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缴费票据领取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

第六条  征收部门由市及区县政府(管委会)确定,具体负责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的征收、催缴、减免等工作,并负责编报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年度收入预算。

第七条  征收部门在征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时,应开具山东省财政厅统一监制的山东省财政票据(电子),相关收入通过山东省非税收入征收和财政票据信息管理系统全额缴入国库,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

第八条  淄博新区范围内的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作为市级收入,缴入市级国库。

张店区(不含淄博新区)、高新区、经济开发区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市级和区级按照比例分成,在征收环节分别缴入市级、区级国库。其它区县的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按照行政区域缴入同级国库。

第九条  任何建设单位和供水供气供暖企业(以下简称“专营企业”)不得以“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或“专项配套费”等配套费名义向用户收取供水、供气、供暖建设费用。

第十条  建筑区划红线内供水供气供暖管线及配套设备设施的建设安装费用统一纳入房屋(工程)开发建设成本,由建设单位承担。建设单位自愿委托专营企业施工建设的,专营企业除正常建设安装费外,不得收取其他不合理费用。

第三章  征收标准

第十一条  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确定的建筑面积征收,非工业建设项目(住宅、公共建筑、商业等建设项目)征收标准为242元/平方米,工业建设项目征收标准为179元/平方米。

社会投资简易低风险建设项目的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费标准为0元/平方米。

第十二条  对于实际建设面积大于规划许可面积的建设项目,经法定程序批准允许补办的,按本办法规定的政策和标准补缴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

对于经执法部门认定为违法建设的项目,依法可补办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按照本办法规定的政策和标准补缴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

对已享受减免政策,建成后依法改变原批准建设用途的建设项目,按照领取建设项目施工许可证时的政策规定和标准补缴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

第十三条  2023年3月31日前,已按照相关规定办理建设项目施工许可证的建设项目,按照以下规定办理:

1.已按照淄政办发〔2008〕114号和淄政办发〔2019〕14号文件签订供水供气供暖建设协议或合同的建设项目,仍按原协议或合同执行。

2.原供水供气供暖配套建设项目均未签订协议或合同的,按照本办法规定的政策和标准,扣除已缴纳部分,补缴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

3.已签订部分供水供气供暖配套建设协议或合同的建设项目,住宅及公共建筑等民用建设项目按照淄政办发〔2019〕14号(以下简称“原政策”)标准的70%缴纳未缴纳部分,商业及工业建设项目按原政策标准的100%缴纳未缴纳部分。

4.已建成的商业及工业建设项目,需办理单项水气暖配套设施建设的,按照原政策标准的100%缴纳相应供水供气供暖配套费。

第四章  使用管理

第十四条  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纳入财政预算,实施精细化管理,统筹安排使用。财政部门负责牵头组织预算编制及执行;住房城乡建设、水利、城市管理等相关建设资金使用部门统筹编制年度项目投资计划和三年中期发展规划,负责组织和监督本部门预算执行,确保资金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第十五条  淄博新区、张店区(不含淄博新区)、高新区、经济开发区供水、供气、供暖相关配套工程由市级统筹建设。

第十六条  使用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建设形成的资产,属于国有资产,产权归政府所有,由政府统一配置。

使用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建设的供水供气供暖基础设施投入使用后,可由专营企业实行专业化运营管理,相关维修、养护等费用纳入专营企业经营成本。

第十七条  建筑区划红线内供水供气供暖管线及配套设备设施经验收合格后,应当通过签订协议等方式,依法依规移交专营企业进行维修、养护、更新,实行一体化经营管理的,维修、养护、更新费用纳入专营企业经营成本,具体办法由业务主管部门另行制定。

第五章  减免缓管理

第十八条  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的减免缓按照国家、省有关规定及法律法规相关文件执行。

第十九条  已建成的城镇老旧小区项目不属于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的征收范围,不征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

第二十条  符合减免缓政策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在建设项目缴纳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前提出申请,填写申请表,提供投资计划批文、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图纸审查意见书原件或加盖公章的复印件,由征收部门按政策规定予以办理,报相应级次财政部门备案。

第二十一条  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征收部门应于每月10日前将上月配套费征收及减免缓情况报相应级次财政、住房城乡建设、水利部门。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二条  淄博市中心城区(含张店区、高新区、经济开发区)范围内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的征收使用管理适用本办法,中心城区以外的其他区县可参照本办法执行,也可根据经济发展实际和市场主体承受能力等因素,制定本行政区域的管理办法,报市政府批准。

第二十三条  财政、审计、住房城乡建设、水利、行政审批服务等部门应按照各自职责,加强对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征收、使用和管理的监督检查。对违反规定擅自减免缓、截留、挤占、挪用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等有关规定依法处理。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2023年X月X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8年X月X日。《淄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淄博市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淄政办发〔2019〕14号)同时废止。

关于《淄博市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的草案解读

 

一、起草背景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清理规范城镇供水供电供气供暖行业收费 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意见的通知》(国办函〔2020〕129号),2023年1月5日,省财政厅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有关事项的通知》(鲁财税〔2023〕1号,以下简称《通知》),对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政策提出了一系列规范要求。

对比《通知》要求,现行《淄博市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淄政办发〔2019〕14号)中政策边界、政策内涵、征管体制、征收标准等内容同《通知》要求存在差异,需结合上级文件要求及我市实际情况进行修订。

二、出台目的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清理规范城镇供水供电供气供暖行业收费 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意见的通知》(国办函〔2020〕129号)、《山东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有关事项的通知》(鲁财税〔2023〕1号)等文件规定,规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征收使用管理,进一步提高我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三、制定依据

此次起草工作主要依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清理规范城镇供水供电供气供暖行业收费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意见的通知》(国办函〔2020〕129号)、财政部《政府性基金管理暂行办法》(财综〔2010〕80号)、《山东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有关事项的通知》(鲁财税〔2023〕1号)、《山东省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山东省物业管理条例》等文件进行。

四、主要内容

《办法》共六章二十四条,主要内容如下:

(一)总则。共三条,列明政策文件依据,界定了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概念、用途及相关部门职责。重点修订政策内涵,将综合、专项配套费归并为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作为一项政府性基金管理,政策管理范畴调整为仅限于建筑区划红线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二)征收管理。共七条,规定了征收范围、征收对象、征收部门、收缴管理等内容。重点修订征管体制,规定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由政府统一征收不得委托其他单位、企业代征。

(三)征收标准。共三条,规定了征收标准及特殊情况下的补缴规定,并明确了政策过渡期间建设项目的适用标准。重点修订征收标准(非工业项目242元/平方米、工业项目179元/平方米)。

(四)使用管理。共四条,规定了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的预算管理职责分工和预算编制要求,明确了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投资资产的国有资产属性、管理责任归属。

(五)减免缓管理。共四条,明确了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减免缓项目类型、审批流程及情况统计要求。

(六)附则。共三条,规定了适用范围,界定了各区县政策制定权限,并对相关部门的监督检查职责作出了明确划分。

 

 

为进一步规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征收使用管理,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清理规范城镇供水供电供气供暖行业收费 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意见的通知》(国办函〔2020〕129号)、《山东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有关事项的通知》(鲁财税〔2023〕1号)等文件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关于《淄博市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征收使用

管理办法》修订工作的公众参与意见报告

 

一、实施背景

2023年1月4日,省财政厅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有关事项的通知》(鲁财税〔2023〕1号)(以下简称《通知》),对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政策提出了一系列规范要求。对比《通知》要求,《淄博市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淄政办发〔2019〕14号)中政策边界、征收、管理、使用等相关内容均需要进行修订。根据市政府工作部署,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修订工作纳入市重大行政决策,履行公众参与程序。

二、开展情况

(一)公开决策草案。7月10日至8月9日,《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于淄博市人民政府官网公示,公开征求意见30日。

(二)座谈会征求意见。7月21日,市财政局会同市住建局、水利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行政审批服务局组织政策修订座谈会,致公律师事务所参与,全市房地产开发企业代表、供水供气供暖企业代表、相关行业协会共19家单位参与座谈会,集中讨论意见建议。

三、相关意见采纳情况

征集取到社会各方意见27条,其中采纳3条,因上级文件明确规定不予采纳10条,因需行业主管部门专业细则规定无需采纳5条,因已有条款可以解释无需采纳9条,采纳社会公众意见如下:

(一)采用的意见

第五条 “建设单位和个人凭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缴费票据领取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

建议: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缴纳不作为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的领取条件。办理意见:采纳。修改为“ 建设单位和个人应在办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前缴纳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

第十五条 “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使用纳入财政支出预算管理,统筹安排使用。财政部门负责牵头组织预算编制及执行;住房城乡建设、水利、城市管理等相关建设资金使用部门统筹编制年度项目投资计划和三年中期发展规划并编报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支出预算,负责组织和监督本部门预算执行,确保资金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建议:明确资金使用的申请、拨付流程。办理意见:采纳。相关事项将于《淄博市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配套通知中明确。

第十七条 “使用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建设形成的资产,属于国有资产,按照谁出资谁所有的原则,产权归同级政府所有,由政府统一配置。使用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建设的供水、供气、供暖相关配套设施投入使用后,可由专营企业实行专业化运营管理,相关维修、养护等费用纳入专营企业经营成本。”

建议:借鉴其他地市做法,将上述内容改为“使用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建设形成的资产,作为国有资产进行管理,由业务主管部门委托专业经营单位使用。相关维修、养护等费用纳入专营企业经营成本,具体办法由业务主管部门另行制定。”办理意见:采纳。修改为“用财政部门拨付的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建设形成的资产,属于国有资产,遵循“谁出资谁所有”原则,产权归同级政府所有,由其按照产权管理的规定统一配置。使用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建设的供水、供气、供暖相关配套设施投入使用后,可由专营企业实行专业化运营管理,相关维修、养护等费用纳入专营企业经营成本。”

 

关于《淄博市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征收使用

管理办法》修订工作的会议审议意见

 

市政府第43、44次常务会议听取市财政局关于《淄博市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修订情况的汇报,讨论并原则同意汇报意见,确定由市财政局根据会议议定意见对《淄博市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修订完善后,按程序汇报市委研究。

市委常委会第92次会议听取市财政局党组关于《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修订情况的汇报,会议原则同意汇报意见。

ZBCR-2023-0020002

 

 

淄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淄博市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

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

淄政办发〔20237

 

各区县人民政府,高新区、经济开发区、文昌湖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淄博市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已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淄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122

(此件公开发布)

 

 

淄博市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

征收使用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我市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的征收、使用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清理规范城镇供水供电供气供暖行业收费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意见的通知》(国办函〔2020129号)、《财政部关于印发〈政府性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综〔201080号)、《山东省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山东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有关事项的通知》(鲁财税〔20231号)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是政府向城镇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项目强制征收的,用于建筑区划红线外城市道路、桥梁、排水、绿化、环卫、供水、供气、供暖等相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政府性基金。

第三条  财政部门是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管理的职能部门;住房城乡建设、水利、城市管理等部门是城市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管理的职能部门。

 

第二章  征收管理

 

第四条  在我市城镇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新建、扩建、改建工程项目的单位和个人,均应当按规定缴纳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

第五条  建设单位和个人应当在办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前缴纳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按照法律法规和国家、省有关制度规定无需申请办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的建设单位和个人应当在建设项目施工前缴纳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

第六条  征收部门由市及区县政府(管委会)确定,具体负责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的征收、催缴、减免等工作,并负责编报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年度收入预算。

市级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年度收入预算的编报由市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负责,建设工程规划许可信息共享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负责。

第七条  征收部门在征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时,应当开具山东省财政厅统一监制的山东省财政票据(电子),相关收入通过“山东省非税收入征收和财政票据信息管理系统”全额缴入国库,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

第八条  淄博新区范围内的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纳入市级收入,由建设项目所在区县负责征收,缴入市级国库。

市级对除淄博新区外的张店区、高新区、经济开发区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按比例分成,在征收环节分别缴入市级、区级国库。其他区县的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按照行政区域缴入同级国库。

第九条  征收部门应当严格落实征管职责和规定,不得随意委托其他单位和组织代征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也不得将专营单位收取的经营服务性收费纳入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管理。任何建设单位和供水、供气、供暖企业等专营企业不得以“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或“专项配套费”等配套费名义向用户收取供水、供气、供暖等相关配套建设费用。

第十条  建筑区划红线内供水、供气、供暖管线及配套设备设施的建设安装费用统一纳入房屋(工程)开发建设成本,由建设单位承担。建设单位委托专营企业施工建设的,专营企业除正常建设安装费用外,不得收取其他不合理费用。

 

第三章  征收标准

 

第十一条  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许可的建筑面积征收,非工业建设项目(住宅、公共建筑、商业等建设项目)征收标准为242/平方米,工业建设项目征收标准为179/平方米。

社会投资简易低风险工程建设项目的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征收标准为0/平方米。

第十二条  经依法认定可予以保留的违法建设项目,按照实际建筑面积以及本办法规定的政策和标准补缴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

对已享受减免政策,建成后依法改变原批准建设用途的建设项目,按照领取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时的政策规定和标准补缴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

第十三条  2023331日前,已按照相关规定办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的建设项目,按照以下规定办理:

(一)已按照淄政办发〔2008114号、淄政办发〔201914号文件签订供水、供气、供暖配套建设协议或合同的建设项目,仍按原协议或合同执行。

(二)未签订任何供水、供气、供暖配套建设协议或合同的建设项目,按照本办法规定的政策和标准,扣除已缴纳原综合配套费部分,补缴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

(三)已签订部分供水、供气、供暖配套建设协议或合同的建设项目,需办理其余配套设施建设的,住宅及公共建筑等民用建设项目按照淄政办发〔201914号文件标准的70%执行,商业及工业建设项目按淄政办发〔201914号文件标准的100%执行。

已按照淄政办发〔201914号文件制定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征收标准的区县,根据建设项目类型同比例执行。

第十四条  2023331日前已竣工验收的建设项目,需办理单项供水、供气、供暖配套设施建设的,住宅及公共建筑等民用建设项目按照淄政办发〔201914号文件标准的70%执行,商业及工业建设项目按照淄政办发〔201914号文件标准的100%执行。

已按照淄政办发〔201914号文件制定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征收标准的区县,根据建设项目类型同比例执行。

 

第四章  使用管理

 

第十五条  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使用纳入财政支出预算管理,统筹安排使用。财政部门负责牵头组织预算编制及执行;住房城乡建设、水利、城市管理等相关建设资金使用部门统筹编制年度项目投资计划和三年中期发展规划并编报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支出预算,负责组织和监督本部门预算执行,确保资金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第十六条  张店区、高新区、经济开发区、淄博新区的供水、供气、供暖相关配套设施由市级统筹建设,重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一事一议”。

第十七条  使用财政部门拨付的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建设形成的资产,属于国有资产,遵循“谁出资谁所有”原则,产权归同级政府所有,由其按照产权管理的规定统一配置。

使用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建设的供水、供气、供暖相关配套设施投入使用后,可由专营企业实行专业化运营管理,相关维修、养护等费用纳入专营企业经营成本。

第十八条  建筑区划红线内供水、供气、供暖管线及配套设备设施经验收合格后,应当通过签订协议等方式,依法依规移交专营企业进行维修、养护、更新,实行一体化经营管理,维修、养护、更新费用纳入专营企业经营成本。上述事项以及建筑区划红线内供水、供气、供暖管线及配套设备设施建设条件、施工监管、竣工验收、查验交接等办法由市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负责供气、供暖)、市水利部门(负责供水)另行制定。

 

第五章  减免缓管理

 

第十九条  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的减免缓按照法律法规和国家、省有关规定执行。具体减免政策规定详见附件。

第二十条  除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规定外,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单位均不得改变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征收对象、调整征收范围及期限,不得减征、免征、缓征、停征或者撤销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

第二十一条  城镇老旧小区等已建成的项目不属于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的征收范围,不得征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

第二十二条  符合减免缓政策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缴纳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前提出申请,填写申请表,提供投资计划批文、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图纸审查意见书原件或加盖公章的复印件,由征收部门按政策规定予以办理,报同级财政部门备案。

第二十三条  征收部门应当于每月10日前将上月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征收及减免缓情况报同级财政、住房城乡建设、水利部门。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四条  市中心城区(含张店区、高新区、经济开发区、淄博新区)以外的其他区县可在本办法确定的征收标准内,根据经济发展实际和市场主体承受能力等因素,提出本行政区域的征收标准建议,经市政府批准后执行。

第二十五条  财政、审计、住房城乡建设、水利、行政审批服务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加强对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征收、使用和管理的监督检查。对于违反规定征收、缴纳、使用管理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等行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违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行政处分暂行规定》(国务院令第281号)等有关规定追究法律责任。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8121日,《淄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淄博市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淄政办发〔201914号)同时废止。202341日至本办法印发之日期间,相关政策参照本办法执行。国家、省对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有新规定的,从其规定。

 

附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减免相关规定

附件

 

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减免相关规定

 

项目名称

减免方式

文件依据

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旧住宅区整治等保障性住房项目

免征

国发〔2007〕24号、国发〔2013〕25号、国办发〔2011〕45号、鲁政发〔2007〕74号

人民防空建设项目

免征

国发〔2008〕4号、鲁政发〔2008〕103号

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造项目

免征

国发〔2002〕20号

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免征

鲁政办字〔2022〕110号

中小学校“校舍安全工程”建设项目

免征

财综〔2010〕54号

企业在现有厂区内改建、翻建厂房;建设3层以上厂房的,3层(含3层)以上的部分;建设地下厂房的地下部分

免征

鲁政办发〔2007〕48号

在现有厂区内扩建、新建厂房

减半

社会投资主体建设多层工业标准厂房 (第二层减半征收,第三层及以上免征)

免征或减半

鲁政办发〔2013〕36号

城镇和农村、公立和民办、教育系统和非教育系统的所有中小学校(含幼儿园)的维修、加固、重建、改扩建项目

免征

国办发〔2013〕103号、鲁财综〔2015〕63号

易地扶贫搬迁项目

免征

财税〔2019〕53号

用于提供社区养老、托育、家政服务的建设项目

免征

财政部等6部门2019年第76号公告

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

免征

国办发〔2021〕22号

国家对减免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有新规定的,从其规定。

 
建议人* 联系方式*
意见标题*
意见内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