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章立制 固本强基 推动财政绩效评价工作提质增效 | |||
|
|||
市财政绩效评价中心组建成立以来,立足单位职责职能,认真落实主管部门工作部署和要求,着眼打基础、利长远,及时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抓实抓细业务知识学习培训,理顺完善与机关科室工作协同机制,高质高效落实中心职责任务,各项工作实现良好开局,取得积极成效。 一、建制度严管理,规范机构运行 一是完善制度体系。先后制定印发了《财政绩效评价中心工作规则》以及涵盖政务运转、绩效评价、财政评审、信息化建设、加强党建工作的12项制度,搭建起“1+N”制度体系,强化制度执行,筑牢制度约束,为各项工作规范高效运行奠定了基础、提供了保障。二是强化党建引领。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坚持党建与业务工作有机融合、相互促进,制定出台《关于切实加强党建工作的意见》、《党建工作考评办法》,健全完善中心党建工作体系和责任链条,推动党建工作与绩效评价业务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推动党建工作实现规范化标准化。三是理顺工作流程。制订《财政评审内部管理流程》、《内部绩效评价工作流程》、《公文收发工作流程》、《信息化建设及技术支持保障工作流程》等,规范工作流程、明确工作职责、提升工作效率。四是加强内控管理。落实主任办公会议、党总支会议、专题会议等议事决策机制,建立外出工作报备、工作日志制度,实行工作周调度、月小结等,搭建上下贯通、流畅高效的督查督办体系,确保工作任务落地落实。加强纪律作风建设,着力营造凝心聚力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二、重学习强素质,提高履职能力 围绕“干什么”强化知识学习。针对机构新设、职能融合、人员构成多元、履职基础欠缺等实际情况,中心自成立之初就高度重视干部素质能力建设,结合职能职责,制定学习计划,围绕预算管理、绩效管理、绩效评价、财政评审、信息化建设、公文写作等,组织开展系列学习培训活动,坚持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相结合,学政策学业务,补短板强弱项,先后12次邀请局机关职能科室负责人或业务骨干进行授课辅导,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重视和加强年轻干部学习培养,成立青年干部学习小组,定期开展学习交流活动,提升业务素质,弘扬好学、上进、争先正能量。围绕“怎么干”,强化技能训练。利用与第三方评价机构协同开展评价工作机会,主动向经验丰富的评价专家学习,做到干中学、学中干。开展中心内部科长讲堂活动,围绕评价方案拟定、评价指标体系搭建、评价资料分析、评价报告撰写等进行交流研讨、集体会商,做到相互借鉴、共同提高。围绕“干的好”,强化质效控制。全面梳理剖析已评价项目,对照评价工作规定要素、规范模板,打造涵盖组织流程、报告文本、底稿资料、自查内控全过程的评价质量管控标准体系。推行评价项目交叉会审机制,各项目评价组对形成的评价报告初稿进行交叉审核,善于从个性项目中分析共性问题,查缺补漏,取长补短,提高评价分析质量。对照评价工作时限要求,定期调度工作推进落实情况,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高效有序完成工作任务。 三、讲协同优服务,凝聚工作合力 加强与机关科室工作协同。立足中心在财政预算绩效管理中的支持、保障、服务工作定位,积极主动开展工作对接,协同配合各预算管理科室扎实做好财政事前绩效评估、绩效目标审核、绩效运行监控、重点绩效评价等各项工作,将绩效评价嵌入财政预算管理,服务和促进财政改革发展,有效发挥了中心职能作用。加强与预算评审项目委托科室工作协作,落实完善项目受理、评审实施、评审意见征询反馈闭环工作链条,确保评审结果客观公正。强化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技术支持,不断深化系统应用,保障系统安全运行。加强中心内部工作协同。在认真落实内部科室工作职责任务的同时,对时间紧、任务重、涉及面广的综合性评价项目,打破科室界限,统筹安排骨干力量成立评价工作组,实行评价组长负责制,压实责任,明确时限,合力攻坚,确保了重点评价工作高质高效完成。 四、抓落实提效能,务求实干实绩 财政绩效评价工作步入规范。中心组建成立近两年来,独立开展和参与实施了31个重点政策和项目绩效评价工作,涉及资金51.55亿元。认真梳理政策项目实施情况,深入查找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对路管用的整改意见,促进了部门单位预算管理水平提高。组织实施了政府专项债券项目、政府引导基金运行管理、“技改专项贷”政策、市级现行涉企政策等专项评价工作,提出了加强资金管理、优化完善政策的意见建议,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了有益参考。财政评审工作成效显著。认真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把好项目预算支出评审关口,坚持评审效能求“快”,评审队伍求“专”,评审服务求“勤”,评审结论求“实”,有效提升了评审质量和效益,节省了项目支出资金。2021年共完成评审项目210个,评审值15.33亿元,审减资金2.76亿元,审减率18%;2022年1—11月共完成评审项目169个,评审值15.36亿元,审减资金4.36亿元,审减率28.39%。信息化技术支持保障有力。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稳定有序运行,全市财政系统运维服务实现“一号受理、一网通办”,业务规范化水平和工作质效不断提升。切实做好财政机关政务信息系统技术支持服务,保障了信息网络安全高效运行。 近两年来,中心聚焦主责主业,以实干实绩做好机构改革“后半篇文章”,多次受到上级和主管部门表彰,被省人社厅、省大数据局表彰为“数字山东建设工作先进集体”,被市财政局表彰为全局年度考核先进集体、文明单位、制度建设先进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另有多人次荣获个人荣誉表彰。 (市财政绩效评价中心)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